4月29日至5月6日,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顺利举行。本次答辩聚焦智能感知、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等物联网前沿领域,毕业生们通过项目展示和严谨的技术答辩,全面展现了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能力。
答辩分为作品展示、现场问答和评审反馈三个环节。评委们从技术可行性、理论深度、应用价值等维度对每项设计进行综合考评,并针对论文撰写规范、系统优化方向等提出专业建议。物联网教研室主任汪小威指出:“今年毕设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专业‘以赛促学、产教融合’的培养成效,部分项目已具备技术转化潜力。”副主任危华明则强调,答辩既是学业成果的检验,也是职业发展的起点,鼓励学生将研究延续到未来的工作中。
本届毕设选题紧扣行业需求,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创新作品。其中,《基于电子皮肤的人体交互系统设计》通过柔性传感器实现高精度动作捕捉,为人机交互提供了新思路;《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识别分类管理系统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优化了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效率;《基于OTSU的智能轨迹小车设计与实现》结合图像处理算法提升了自主导航的适应性。这些作品凭借创新性和实用价值,获得答辩组的高度评价。
本次答辩组织有序、成效显著,既检验了四年的教学成果,也为学科发展积累了宝贵案例。教研室后续将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校级优秀毕设评选,并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,助力学生成果走向实际应用。
(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文、图/古洁鹏 一审一校:骆冬梅 二审二校:马延洲 三审三校:陈积常)


答辩现场